小人物作文3篇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说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还是对作文一筹莫展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人物作文3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人物作文 篇1
大家都知道“小人物”这个词语吧,它的意思是身份低下、卑微的人。可是“小人物”真的小吗?我不这么认为。
你们知道抗菌神药——青霉素吗?知道发明它的人弗莱明吗?讲真的,弗莱明是谁呀?我也不认识,但我知道他研究霉菌抑制葡萄球菌这一科学事例。在他之前,很多人也都注意到过这个现象,可是都没能继续深入研究下去,为什么独独他可以成功呢?这是因为一个美丽的巧合:他是被幸运女神眷顾的男人。
据了解,当时他在培育菌种时飘来一粒灰尘,飘到了培养皿中,结果受到污染的霉菌周围,清澈透明,葡萄球菌繁殖区域的黄颜色消失了……原来在灰尘中生成了青霉菌。就这样,弗莱明发明了抗菌新药——青霉素。什么?!说好的机会公平的呢?许多功败垂成的科学家已经哭晕在厕所里了好吗?唉!在这里再次默默怀念那些为了研究这个项目日夜兼程的`人们,希望他们不要气愤地往弗莱明脸上摔硫酸瓶子。但话说回来,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如果弗莱明没有经过大量的实验,没有充分的经验,想必他也无法敏锐地捕捉到这次巨大的、从天而降的机遇。
现在体会到了吧?灰尘这个“小人物”真的不小。若是还不相信的话,恰好这里还有一个反例。
匹克林是一名天文学者,在天文学家洛韦尔预言,在海王星外有一颗未被发现的行星后,他用望远镜拍照观察了十几年,结果却付诸东流,一无所获。直到冥王星被发现后,他才恍然记起,自己拍的照片上有这个点。只是当时他认为是镜头上有粒灰尘,正坐落在如今冥王星的位置上,匹克林也是哭晕在厕所里了。
现在看来“小人物”还小吗?
小人物作文 篇2
有谁想过,我们的未来会是如何?
到底是成为领导别人的大人物还是做服从指令的小人物呢?
我想大多数人的答案肯定是想成为前者。因为谁不希望自己比别人好呢?但这只能在我们的脑海中存活罢了。为什么?我们没那个勇气。
贝多芬说:“我要扼住命运的喉咙”,这句话曾经无数次激励过我们。问题是我们能够扼住命运的喉咙吗?或者说我们能左右自己的命运吗?答案很简单,只有敢想,才会敢做。当我们为自己想要的东西努力着时,老天看着呢,他必会将你想要的东西给予你的。所以,我们不要只甘心做个小人物,要大胆设想自己的未来。
可在竞选班干部时,大多数的人都畏畏缩缩,你推我让的。这是没有勇气,没有信心的表现啊!所以,最终能够成为大人物的人很少很少。
在社会的'压力下,我们选择听从别人的指令,因为这样会更简单一些,更多的也是为了明哲保身,太过出风头,也往往会成为别人攻击的对象。可有时你的沉默或许更能引起别人的关注。
在竞争职位时,其他的人都想尽全力地展现自己,而你,却静静的站在后面,这反倒更会引起评委对你的兴趣。正如一生塑造了100多个小人物的黄宗洛老师。
在大半辈子的表演生涯中,黄宗洛绝佳地诠释了“只有小角色,没有小演员”这句话,为了出演《茶馆》中的松二爷一角,他想尽办法走入人物的心理与生活状态。他身穿长袍马褂,腰带上挂了十三件零碎,蓄指甲,练兰花指,还去鸟市买来一对黄鸟,将鸟笼擦得锃亮,经常在隆福寺、地安门一带泡茶馆,连茶馆跑堂的都把他当成了满族遗老。花费了如此多的工夫,松二爷一角果然非常亮眼,也成就了黄宗洛最具代表性的舞台形象。
如果做大人物对我们来说有些困难,那就安心做好小人物吧!或许,正如余秋雨所说的那样:“以平常态,做普通人,是最有滋味的人生”。哪个父母没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迫切愿望呢?可是大多数的我们从一开始就不是龙,更不是凤。又从哪儿谈何“成龙”“成风”呢?我们生来就是一样的,在这个社会舞台上,我们扮演着同样的角色,只不过是戏份多少罢了。面对未来,我们只要做好最真实的自己就足够了。
小人物作文 篇3
如果说《帝企鹅日记》是关于鸟的史诗,《迁徙的鸟》是关于飞翔的赞美诗,那么《天赐》就是鸟类世界中的小说《活着》。
在第四届德国科隆电影节上,中国第一部以鸟为“演员”的电影《天赐》,一举夺得“最受观众喜爱的电影”大奖,成为最耀眼的一匹黑马,其制作团队也成了颁奖典礼上最惹人注目的焦点。然而却没有人相信这部参加国际电影节并最终赢得大奖的影片竟然出自三位非专业电影科班出身的年轻人之手。
《天赐》讲述了一只孤独的小黑尾鸥与命运抗争的感人故事。这部关于一只海鸥成长经历的故事片,画面唯美、情节曲折、震撼。国际著名纪录片大师、科隆电影节评委沃尔克·诺瓦克先生对《天赐》给予极高的评价:“用纪录片的拍摄方式完成了故事片的创作,这是对电影的贡献。《天赐》是本届电影节最棒的电影!”
对!这部最棒的电影正是由他们完成,他们被朋友们称为三脚架组合,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平均年龄只有36岁,却创造了中国电影史上的一个奇迹。然而影片的背后他们的付出又是巨大的,整整七年,三个人把生命中最年富力强的七年都给了故事中的主角“天赐”,熟悉他们的人说他们“疯了”。可是在他们心中这不是疯,是执著、是坚持,因为他们都被“天赐”打动了,从破壳而出,到失去父亲、哥哥、母亲……一只孤鸟,在海驴岛滔天大浪和滚滚惊雷中颤巍巍地成长。生存很残酷,生命很脆弱,生命很顽强,生命还很美好……这几乎就是一部生命勇气和力量的再现。
曾经他们的想法很简单,自幼喜欢鸟的导演孙宪,每当从电视里看完外国人拍摄的《动物世界》,他总有一点疑惑:中国的“动物世界”在哪里?终于他们发现了一个离威海市60多公里的海驴岛,小岛离陆地只有几海里,坐船二十分钟左右的路程,海岛周围食物充足,是海鸟很好的繁殖地。每年春夏之际这里聚集着近万只海鸥和白鹭,这里可以说就是中国的动物世界的外景地。也就是从那时起,孙宪有了拍摄一部纯野生鸟类纪录片的灵感。20xx年5月2日。孙宪在这“无粮”“无水”“无电”的“三无”海岛上与志同道合的两位好友,开始了艰苦拍摄与创作,只是令他没有想到的是:拍的时间越来越长。计划也从拍一部纪录片转变成一部鸟的电影:没想到拍摄的过程是如此的惊心动魄:更没想到影片是如此的成功……
孙宪高中毕业参加工作两年后,考入曲阜师范大学学了几年油画:王建涛当过农民、司机、修理工。后来到济南广播电视学院学习两年摄影。于辉高中毕业后直接跟着孙宪学徒当美工。三人都不是电影科班出身,但身为电影院里的工作人员,放电影多年的经历,看过的数千部电影是唯一也是最好的营养来源。
拍摄鸟的.电影,鸟儿却不是称职的演员,从不听从导演的安排。鸟的故事必须细心去观察,并用镜头语言去表达。这种在原生态下拍摄的片子,拍摄难度不可想象。一个在影片中几秒钟的镜头,有时需要三个机位拍上半个月的时间。整部片子剪辑完80分钟,却拍摄400多个小时,耗了7年的拍摄时间。
拍摄是艰难的,可更困难的是资金的短缺。最初的启动资金是他们拿出了自己的积蓄。三人先后投入了300多万元,最困难时连顿热饭都吃不上。20xx年冬,拍摄几乎使三个人陷入了绝境。此时三位“草根”电影制作人,拍摄了几百个小时的素材,但是如何成为一部作品?他们陷入了迷茫。
电影剧作家袁学强在看了他们的素材后,建议拍一部关于鸟的电影。要出一部电影仅仅是第一步,编剧本、做剪辑、配音、配音乐、制作、发行,每一个环节对孙宪和他的团队来说都是难以逾越的高山。在屡屡碰壁后,从没有学过电影制作的孙宪平生第一次当起了导演,和同伴们边摸索边制作,长达400多个小时的素材每天翻来覆去地看,根据素材,剧本有了,一个小黑尾鸥的成长之路渐渐成型。影片最终定名为《天赐》,有人说《天赐》名字太平凡,但孙宪最终没有改。因为在拍摄过程中。大家几次与死神擦肩而过,这种幸运是天赐的:拍摄的黑尾鸥也是天赐:还有那些曾经帮助过他们的人,这些都是天赐的。所以“天赐”这个名字最能传达出他所要表达的主题。
20xx年1月24日。这部电影获得了国家电影局的摄制许可证,有着影视圈才女美誉的徐静蕾友情为《天赐》配音,青年歌唱家谭晶为影片演唱了主题曲。20xx年10月13日,国家广电总局给《天赐》颁发了公映许可证。
至此,被朋友认为是“疯了”的孙宪带着他的摄制组在一步步实现着自己的梦想。7年艰苦的拍摄,并不都是困难和苦涩。长期的拍摄,使他们渐渐走进了鸟的生活。那些感人的画面,震撼着他们的心灵,给他们带来无比的快乐!被鸟儿的顽强生命鼓舞着,一下子所有的烦躁都不复存在了。最后撤离海岛的时候于辉对孙宪说:“下辈子如果你还要拍鸟,那我就做只鸟,你想怎么拍我就怎么飞……”
影片获奖的消息传到国内,让很多并不看好这部电影的人很吃惊,毕竟这是一个有些远离社会热点题材的故事。而拍摄《天赐》的三个人,也绝非艺术家或科学家,他们仅仅是一群普通人,几个电影院的美工。可是他们做到了。可能越是从普通人身上,我们越能感觉到这股来自内心的力量,尤其是在它被海驴岛上的黑尾鸥唤醒后。
关于拍摄片子的初衷,孙宪说:“其实原因很简单,就是出自对鸟类单纯的喜爱。七年零距离地融入黑尾鸥的世界,让我们找回了对生灵应有的尊重和对自然应有的敬畏。生命是平等的,生命都有尊严,哪怕一草一木都应该尊重,我只是想讲述一个关于生命成长的故事,把看到的鸟世界里的故事讲给更多的人听。”
20xx年1月21日,《天赐》在全国公映。坚强的小天赐打动了太多人的心。
带着一个飞翔的梦想,顶着常人无法想象的困难,凭着超过常人的毅力。七年磨一剑,一部温暖生命的电影最终诞生在了三个小人物的手中,创造了电影史上的一个奇迹,他们的故事如同《天赐》一般,同样让人感动、让人敬佩、让人羡慕、更让人尊重。只要坚持,小人物同样也会成就人生大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