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门】写植物作文7篇
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说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写起作文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写植物作文7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写植物作文 篇1
我家门前有一棵刚移植回来不久的发财树,它的变化可不少,因为妈妈在职的厂里有两棵档前档后的发财树,所以要把门前的两棵发财树移走,其实是妈妈的工厂要搬到其他的地方,所以要把发财树移。
因为我妈妈要发财树,所以拥有发财树只是其中之一,据说拥有发财树的人都会有好兆头,然后我妈妈就和Boss说她要发财树用来种。之后种了两个星期发财树从一根生到两根,再然后的一个月发财树根上生丫,丫上又生丫,一直这样。
发财树的芽[刚长出来的叶子]非常非常的嫩,那种颜色非常非常的绿,你只要轻轻的去碰那绿绿的叶子它就随时会掉下来!这可以让我们知道发财树的叶子有多柔弱!
我记得去年20xx年11月份的时候叶子虽然有一点枯枝败叶但是不会掉太多,之后的一个星期六我回去看了一下,结果叶子全部掉下来了,我才知道人生和植物的“掉落”是不一样的,因为植物的“掉落”和人生的“掉落”依然不一样。
发财树始终是一棵植物,可是我们只要去用心去观察就会发现很多地方截然不一样。
写植物作文 篇2
我们也许就像平凡的小草,一直等待着自己发芽的那一天,也许,到那一天,我们的愿望大概就能实现了吧!尽管我们在未发芽前是一名让人藐视的小丑,不过我们也会静静的努力,不出一丝忧伤,所以我们在等待中终于长大……
要是偶尔有人问你:“小草是什么?”我想你一定会闷哼一下,然后用烦躁的语气回答:“小草就是小草呗!”其实并不是那么简单,因为我们的理解也会偶尔错误,确实,反正那些生长在地面上,卑贱的仅残存的一些野草,它被我们很简单的称之为“小草”。可是我们也许永远也没有想过,假如我们和小草比成长,我们又显的如何懦弱呢?至少小草是自己生长的,它可以理直气壮的哄笑我们这些被别人养育着的“盆花”!
我曾幻想过,小草的前世的前世,它会是一个力大无比的大力士吗?小草的生长很困难,要突破生硬的土壤对它来说是那么的困难,可是我们从妈妈的肚子里生出来又是多么的容易!我们错了,还记得我们当初――小时候是如何蹂躏小草的吗?还记得我们是怎样轻易的把小草从土壤里拔出来的吗?还记得我们生活里的荆棘吗?他们都是那么的不简单,低估别人或任何事物,最后该悲叹的依旧是我们……
我们也有出丑的时候吧!就像我们的大人们给别人送礼一样,都要包装的很精致,可是他们大多数为的是什么呢?就为了脸吗?就为了面子,所以要学学什么才是大老板?也有一句俗话:人靠衣装,美靠靓装!把自己打扮的那么漂亮干什么呀?就为了炫耀自己?为此,我在自己的文字里面,增添了‘鄙视’二字!
写植物作文 篇3
观察蒲公英
我见后院长了许多的蒲公英。妈妈说:"蒲公英是所有的野花里最先长出来的,它又叫婆婆丁。"
蒲公英的叶子在春天里长得很快,上面带着一些小刺,边是锯齿形的,但是不扎人。它的叶子是淡绿色的,慢慢的变成深绿色的,过一段时间后你会发现它的叶子中间长满了小花蕾。 随着叶子的长大,小花蕾慢慢的长高了,开出一朵黄色的小花。它的花很特别,像一个小绒球,非常好看。花开放的时间很长,等到花谢了,它就变成一个棉花似的小绒球的家。有一天早晨,我在楼院里玩耍,发现蒲公英居然是合拢的,草地就是绿色的。中午,我发现蒲公英是张开的,草地就是金黄色的。我仔细观察一下,原来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一样,可以张开、合拢。早晨,蒲公英的花是合拢的,中午蒲公英的花是张开的。
蒲公英不但可以欣赏,而且还可以食用和做药。记得每年春天,我都要和奶奶到草垫上挖一些蒲公英的花,洗干净后泡水喝。它的味道很苦,奶奶说:"它是一种药,它的作用是消炎、败火。"
这就是蒲公英!
写植物作文 篇4
写植物的作文要点 要写好一种植物,首先要对这种植物有一个全面、深入、正确的认识,这种认识可以来自于感性(比如说实地观察、看、摸、闻、感觉),也可以来自于理性(比如说对这种植物的深入分析,这种植物和我们平时见到过的其它植物有何不同?不同之处表现在哪几方面?甚至通过查阅资料,调查访问的形式来获得对这种植物的认识和把握。)我认为把一种植物写实、写活,除了对植物本身的特点要有所把握外,还必须把植物内存的美表现出来。通过反衬法、比较法、正面描写法、侧面烘托法等写作手法和各种修辞手法(如比喻句、排比句、拟人句等)来表现出所写植物的特点作用及与其它植物的与众不同之处。
一、细致观察、抓住特点。
无论写哪种植物都必须在写作前对其进行认真细致的观察。不同的植物有不同的特点,它们在形态、颜色、味道、用途等方面表现出各自不同的特点。如:松枝苍劲有力,荷叶圆润光滑,柳条飘逸柔软,牡丹高贵芬芳,兰花清香淡雅。
二、叙述有序、描写具体。
要将植物介绍清楚,还得注意按一定的顺序来写。写作时可按由远到近的顺序写,也可按植物各部分的空间顺序来写,还可按植物的生长过程或季节来写。例如:远看,一串红像小姑娘头上扎的红头绳,欢快而又活泼;近看,一串红又像一串冰糖葫芦,叫人垂涎欲滴。作者不仅按由远到近的顺序写出了一串红的样子,而且把作者的心里感受,以及对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事物的向往都表达出来。
三、表现多样、富于变化。
对植物的描写,不仅要按一定的顺序去观察描写,而且需运用多种手法进行描写,经过这样的“处理”,静态的植物就有了动感,使得它们具备像人一样的情态,这样易于被人们接受、欣赏和表达。
1、写出事物的静态与动态美。
静态是指事物的形状、大小、多少、颜色等。对事物进行平铺直叙式的描写,这样写出来的事物给人的感觉就是少了一些生机和活力。如何把静态的事物写活,这就涉及到表现的层次和角度。例:樟树的叶子一串串、一层层,长得密密麻麻,成了一顶巨大的绿帐篷。
动态是指事物活动、变化的情景。如果单纯地写植物运动起来怎么样,人们看起来认为比较乏味,如果把运动着的事物写得入情、入境,写出事物的运动之美,那么就达到良好的写作效果。例:风儿一吹,美人蕉的花朵就像一个美丽的少女,在风中翩翩起舞;叶子就像一把大扇子,上下晃动,把丝丝凉意送给你我他。
2、运用修辞手法,表现植物之美。
(1)比喻句:这类修辞手法在小学生写作时运用较多,比喻句能形象生动地表达出对事物的赞美之情。例:桃树的花朵是粉红色的,花蕊是淡黄色的,远远望去,就像天空漂浮的晚霞,令人心旷神怡。
(2)排比句:在写作时运用排比句可增强文章的气势和表达效果。例:菊花的颜色很多,有白色的`,有红色的,有黄色的,还有浅紫色的??给人以一种美的感受。这就写出了菊花的颜色之多。
(3)拟人句:把植物的某些方面或特征写得像人一样,这就是拟人句。拟人句可以强烈表达自己对植物的喜爱、赞美之情。例:向日葵花像布娃娃的笑脸——它的花瓣儿像娃娃金黄色的头发,它那可爱的笑脸从早到晚总是向着太阳转,永远不回头。
另外,对偶句、对比句、细节描写、侧面烘托等其它修辞手法和写作方法的使用同样会对植物描写起到一定的效果。
四、联想丰富、状物抒情。
写一种植物,除了写出这种植物的特点、作用以及与人类的关系,还要在文章的字里行间处处流露出自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这样才能够打动读者。因此,在写作时,我们要由此及彼、由小见大地展开联想。我们要从平凡的事物里去探索、发现它的内在美,挖掘它的深刻内涵。在具体描写时,应注意将看到的和想到的结合起来,选择恰当的词句,作形象生动的描写,就能充分表达自己对这种植物的赞美之情。
六、片断欣赏与评析:
示例1:
每年四、五月间,月季花竟相开放。每一朵月季花,都有七八层花瓣紧紧裹着花蕊。花蕊有桔红色的、粉红色的、淡白色的??含苞未放时,花瓣紧紧地相互拥抱着;含笑怒放时,花瓣慢慢舒展开来,在郁郁葱葱的绿叶间露出笑脸。
评析:
花朵是由什么组成的?由花蕊和花瓣组成。所以,作者对花蕊和花瓣的数量、颜色、姿态都一一进行了描写。花朵长在哪里?长在茎上。茎上有什么?茎上有绿叶。俗话说“红花要靠绿叶扶”,所以,作者在最后一句让绿叶衬托了花朵,使花朵更加美丽迷人。
示例2:
早晨,晶莹透明的露珠儿在花叶间滚动着,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月季花就像一个戴着珍珠项链的少女,在微风中翩翩起舞。一阵阵的清香引来蝴蝶和蜜蜂,它们欢快地采着蜜和传播着花粉。
评析:
作者在这个片断中,没有直接描写月季花的形状和颜色,而是用露珠儿把花朵打扮得更加美丽,用蝴蝶和蜜蜂把香昧传播得更远。作者用与花有关的其他事物进行了衬托。这种方法能使我们所描写的花草更加美丽动人,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示例3:
苹果树长得并不高,树干上长满了干苔,树枝很密。深绿色的树叶是桃形的,毛茸茸的。每年五月,细雨如丝,苹果树开出了淡粉的花朵。花儿一谢,树上便结出了深绿色的小苹果。又过了一些时候,苹果逐渐变大,颜色也逐渐变黄,有的地方还成了淡红色。到了九、十月份,苹果就成熟了,远远望去,硕果累累的枝头,像一个个沉甸甸的小圆灯笼,把树枝压得弯弯的。
评析:
作者先描述了苹果树的干、枝、叶、花,让读者对苹果树有了完整的印象。然后重点描写了果实的色和形的变化过程。这种先整体后重点的方法,在描写有花的观赏树木和结果的经济树木时,经常被使用。
七、写一种植物(写作训练):
1、读下面一段话,在横线上填写适当的词语,形象地写出仙人球的样子。
4、按要求动手练写。
(1)选定自己喜爱的一种植物,确定观察的要点(样子和作用),进行实地观察。
(2)回忆自己观察的事物,按照观察的步骤和要点,整理观察到的内容。
(3)从样子、作用两个层面,抓住特点,仿照例文的写法,完成书面作文,同时注意表达自己对喜爱事物的赞美之情。
写植物作文 篇5
我家阳台上,有一盆既美观又漂亮的金边吊兰,它能吸收二氧化碳,保持着家里的空气永远新鲜。
金边吊兰的茎很长,是绿色的。上面开满黄芯蓝边的白色小碎花,散发出淡淡的清香,像一个绣满装饰的绿色彩绳。
金边吊兰的叶子翠绿翠绿的,像一把把利剑。刚刚长出的嫩叶都镶嵌着淡黄色的金边,像爱美的小姑娘故意装扮自己似的,这也许就是金边吊兰的来历吧!春天到了,我惊喜的发现吊兰开花了,我高兴地叫了起来。一朵朵白色的小花看上去是那样的纯洁。
金边吊兰的根挂在茎下,不结果实。如果你想让它繁殖的话,就直接把它剪下来,放在装满土的花盆里,它就又可以变成一盆清静、淡雅的观赏植物。
一年四季,不管春、夏、秋、冬,它都是“年轻的”,一点也不会“老”。它和仙人掌一样都是耐生存的植物,好几天不浇水,它也“死”不了。它那坚强的生命力值得我们去学习。
写植物作文 篇6
第一单元作文训练是写一种喜欢的植物,即指导孩子们写身边熟悉且喜欢的花草树木。就花园般的校园里而言,有月季、山茶、丁香、玉兰,紫荆花等,孩子家里也都种有各种各样的花草、盆景。对于这些花花草草,我想他们应该是再熟悉不过了,可如何把这种熟悉转化成文字,并按一定的顺序描写出植物的特点来,对于初学作文不久,所掌握的写作方法及语言的积累还非常少的三年级学生来说,就有一定的难度了。于是,我做了以下几个准备与设计:
1、认真观察,抓住特点,做好准备。
为了指导学生如何认真仔细地观察喜欢的一种植物,在写作前,我在教室里摆放几盆盆栽:水仙花、菊花、吊兰。引导学生重点观察植物的茎、枝、叶、花及颜色,了解它们的大小,高矮、形状、色彩、味道等,指导学生抓住特点来观察,如植物开花时的姿态、颜色、花期;植物叶子在不同时间、不同季节的变化,抓住与其它植物的不同,找出它的特点为观察的重点。并设计以下表格,让学生课外自己观察喜欢的一种植物,完成调查观察表格,为写作指导奠定基础。
2、按一定的顺序进行写作。
做好了相关准备后,便是指导学生如何把观察所得通过文字有序地描写出来。于是,我引导学生可以先从整体入手,看它像什么,然后再一部分一部分地写。也可以按照它生长的时间顺序写,先长什么、再长什么,最后长什么;也可以按根、茎、叶、花、果实的顺序写……总之,要按一定的顺序写,这样作文才层次清楚,有条不紊。同时提醒学生作文注意点是要抓住植物的根、茎(或干)、叶、花(或果实)的特点来写,注意语句通顺,内容要具体,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3、表达出自己喜爱的感情。
作文只有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才真切感人。因此,在写作文之前,我先引导学生读读本单元的课文,这些文章处处洋溢着作者对景物的喜爱之情,不仅抓住景物的特点写出惹人喜爱之处,还具体通过举一件小事把情感推向高潮,如《柳笛和榆钱》。怎样才能表达出自己喜爱的感情呢?首先要写出为什么喜爱,也就是喜爱的原因,然后通过具体描写,表达出喜爱的感情其次要写出是怎样喜爱的。在写自己喜爱的植物的习作时要具体写出喜爱的表现,如:怎样给花浇水、施肥,怎样看花,怎样使它能晒到太阳……把为什么喜爱和怎么喜爱充分表达出来。
这次习作指导教学给我带来不少的思考:只因学生观察过,只因学生思考过,只因有充分的准备过,学生的作文便能更加出彩!因此,在今后的习作教学上,应引导学生多观察、多体验、多思考,激发学生“说真话,道真情”,相信我们的学生在我们潜移默化的引导下,定能拥善于发现的慧眼、勤于思考的大脑、善于写作的文笔!
写植物作文 篇7
如果你问我最喜欢什么植物,我就会回答———竹。竹,多么普通的一种植物啊!它顽强的生命力实在让人惊叹!它“未出土先有节”,长成后就很高,高得让人看不见它的头。竹的用途很广泛:竹笋可以食用,竹子可以做地板、凉席......总之,竹子的踪迹在家中的每一个角落都可能出现。竹,一身翠绿,如碧玉一般。远看,它似一位绿衣仙女;近看,又似一节一节的碧玉,真是好看。风吹过,竹叶哗哗作响,又似一曲仙乐飘飘。我愿化作一棵竹,站在路边,默默地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