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体裁作文 话题作文 字数作文 作文素材

端午节的日记

时间:2025-03-18 12:15:04
端午节的日记(集锦15篇)

端午节的日记(集锦15篇)

一天即将过去了,你有什么总结呢?这时候,最关键的日记怎么能落下。在写之前,要先考虑好内容和结构喔!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端午节的日记,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端午节的日记1

端午节快到了,窗外远远的听见有擂鼓的声音。一定是划龙舟的选手们在练习了,我的眼前闪现出一幅恍惚的图画来。一条黑色的龙舟如蛟龙般在赛道上穿梭。船头一人穿着金黄色的衣服,使劲敲打着大鼓。船上的汉子们和着鼓声,口中呐喊着雄浑有力的号子。

窗外的鼓声渐渐近了,我听见了那种释放身心的呐喊。却渐渐的,又越来越远……

小学时候,端午节到了。总是会在放学后,站在离学校不远的河边观望一阵。一条条龙舟如龙一般游动在平缓的河流中,激开的河水向两岸平铺开去,一波接着一波,龙舟仿佛添上了尾巴。

到端午,那条河上的桥的扶手处,势必会插上十来杆旗。那时的我不知道这旗意味着什么,只抬头望着各色的旗上张牙舞爪的长龙,在桥下找着相对应的龙舟。我隐约觉得,那些旗是龙舟的象征,一杆旗便是一条龙舟。

至于为什么要划龙舟,我也只能解释为比赛,一个传统的比赛。直至有一天,我真正明白了只是为了纪念伟大诗人屈原,我与龙舟的故事也销声匿迹了。

这样每年都会在端午节前后在桥上停留一阵,看着那些豪迈的汉子们汗流浃背,在河心喊着号子,乘风破浪。

但渐渐长大了,六年级了,就不再那么轻松了。只能匆匆而过,而不像从前那样可以停留一会儿,站在岸上呐喊助威。

今天,龙舟上的那大鼓又敲响了。我又想起了曾经的端午节――吃粽子,看龙舟赛。

似乎已经淡忘了,就像淡忘一个似曾相识的朋友。但它的确仍在我的身边,而我,却只能坐在家中冥想一阵。淡淡的回味上学时路过的制作龙舟的作坊,曾经摆在岸边的崭新的龙舟,曾经站在上面跳来蹦去的一情一景……

像是看到了那龙舟上的一片片硕大的龙鳞,在阳光的照耀下,反射出无限金光,却又被烟云缭绕,隐没在稀落的记忆中……

端午节的日记2

在今天下午,我们班举行了包粽子的活动和六一表演。包粽子包的时候可有趣了,待我向你们一一道来。

在刚开始时,我的外婆给了我们做了一个示范。我们是这样包的:先拿出三四张芦叶,凸出来的那面朝上,要依次放好,然后用手指夹住那几片芦叶,顺时针旋转之后就成了斗型,感觉像是金字塔的形状。在包的时候,要把底下的尖角包的没有空隙,否则的话,放进去的糯米会掉出来的这样可就要从新包了。我学着外婆的样子做,看见她怎么做我也怎么做,我就照瓢画葫芦,我就照猫画老虎。怎么做也不像,也不会做。而且是第一步。我心想:这包粽子看起来很简单,没想到那么难,我做了好几次都没有成功,反而弄坏了好几片芦叶。真是偷鸡不成蚀把米。好在外婆帮了我一把,我才做完了第一步。我身边的姜怡文说道:“做粽子简直比登天还难。”做完了第一步的我正要放糯米,可没有勺子,我们无可奈何,只好用手抓。等我放完了糯米和蜜枣,我也把剩下来的几步做完了,我刚要扎线,没想到没有抓紧,却有很多的糯米掉了出来,我只好把芦叶恢复原状从新做。我好不容易才包好了一个,却丑的要死,像一个三角形的。

我看见我们组的汤艺林做完了平常的那种之后,又做他外婆教他做得了,那种粽子像飞镖形的,也像蝴蝶。我也学会了。我便拿出他做的一个成品去炫耀炫耀。别的组里的同学大多数都来“求学”了。在我们前面一组的家长也都来学了。我对汤艺林说:“你做这个做的出名了啊。”

在愉快的包粽子和刘一表演中,我们度过了一个快乐的下午。

端午节的日记3

江南花台,依依流水见人家,细雨朦胧的水乡,一把青布油伞若隐若现,那伞下的弯眉凤眼,白衣涟涟,袂裳轻舞,微红的薄唇在向谁诉说着这飘雨梦境幽深之处的相思?

细雨打在西厢的红漆木栏上,打在窗边人已散落的青丝鬓角上,不带一点水花。细长葱白的手指拂上眼角,好像已经有了岁月的痕迹,吹弹可破的肌肤下又带着怎样一种浓浓的思念?远方的人,可还好?这过客匆匆的江南,这雨落无痕的江南不能给她答案。

桌边的红蜡似滞留在那很久了,铜镜也只能微映出窗外如织的细雨。人家说,江南的雨是连绵不断的愁。她伸出修长的手指,指尖触碰到那雨,心中却想将满载了多久的想念全部寄托给这雨,让这雨带去给远方那一袭青衫。然而这江南的雨,就正如江南的她,缠绵如丝似缕的雨是走不了那么远的路,承载不了太深刻的情,就那样落下,滴落在雨季残存的花瓣,只飞溅起一点小小的水花。

长亭边,她仍记得那一首悠扬的乐曲,细细温语,就正如江南的雨、江南的曲,沁人心脾,也如这江南之春怒放的桃花,让人如此辗转留恋。

如今,已不记得是第几个春秋了,江南的雨,依旧轻轻巧巧,来得优雅却不知何时离去,远方朦朦胧胧的薄雾中,山形那样不真切,恍若仙境,似乎遥远的永不可触及,就正如被禁锢在这江南细雨中她幽怨的心境。

又是一年春,江南断桥边,细细的雨依旧轻吟着歌,一把青布油伞若隐若现,青丝抚细柳,似等燕归来;山形枕寒流,桃花依旧。这朦胧的烟雨江南,她一袭白衣,纤尘不染,如雨一般缠绵但却坚守着小小的一份执着,在那雨中的江南断桥边似已伫立千年。

远方,有马蹄溅起一片落花和雨花,带着幽幽的芬芳,带着江南特有的温情的雨,带着暖酒后日渐消瘦的黄昏,渐行渐近……

端午节的日记4

今年端午节,我过得十分快乐、充实,在家里我做了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帮助姥姥包粽子,所以我觉得这一年的端午节十分有意义。

早上,我奇迹般地起了一个大早,发现姥姥在包粽子,我走上前去问:“要我帮忙吗?”姥姥笑眯眯地说:“如果你实在要帮也可以。”我十分开心,搬了一个小椅子坐在姥姥身旁,只见姥姥很熟练地把蒸煮过的粽叶拿在手里围成一个半圆锥形,把淘过的糯米灌入粽叶里,迅速地裹了起来,不一会儿一个漂亮的粽子完成了。我不禁问姥姥,端午节有哪些习俗?姥姥说:“包粽子、赛龙舟、做香嚢,还有喝一些黄酒啊,吃“五红”啊……”“哇!有这么多”我大叫起来,姥姥一脸笑意地说,我再给你讲讲包粽子的由来吧。”

五月初五,在楚国即将灭亡之时,屈原是个十他爱国的文人,见到自己的国家即将灭亡,就饮下了最后一杯酒跳入汨罗江自尽了,人们为了纪念他把粽子扔入江中为的就是不让鱼虾吃掉屈原的尸体,同时还每年在江河里举行隆重的赛龙舟。就这样人们代代相传,端午节就是这样传承下来的。我听得十分入神,原来端午节还有这样一个不简单的故事。粽子包好了,满屋都是粽叶的香味,今年的粽子,姥姥包了两种口味,有红豆蜜枣味和咸肉味的,尽管我没有成功的包好一个粽子,但是我帮姥姥做了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所以当我剥开粽子,深深地闻了一下这裹着粽叶香气的糯米粽子,咬下一口满口香气感到真是好吃,因为这个粽子里有我劳动的一份噢!

这个端午,让我足实 ……此处隐藏4298个字……人都能身体健康,幸福地生活,我们怎么能拒绝她这样衷心的祝愿呢?

又逢端午了,不管你会用什么样的方式渡过,我都希望在这个美好的节日里,所有的人都能实现心里的`愿望。

端午节的日记12

中午,锅里冒着热气腾腾的热气,饭桌上,我们正说说笑笑地吃着?谈着。咦!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呀!我们正欣赏昨天的劳动成果—粽子哩!

粽子又香又甜,深受人们的喜爱。“粽子是怎么来的呢?”我好奇地问妈妈。“楚国的爱国诗人—屈原,他不满楚王的残暴的统治,愤然投江自尽。老百姓们为了纪念他,就在每一年屈原投江的日子—端午节,人们包粽子投入江中,这个习俗一直沿续到今天。”妈妈语重心长地说道。

粽子出锅时,还带着一股清香。我的外公告诉我,这是粽叶的香味。粽子刚端上桌,我就迫不及待地解开长长的粽绳,剥开软绵绵的粽叶,露出了里面鲜嫩又光滑的粽肉。我用筷子夹起粽子,小心翼翼地放进嘴里。哇!一股甜甜地汁水立刻流了出来。酸酸甜甜,甜甜酸酸,还散发着阵阵清香。我张口阿乌阿乌吃了好几个。外婆见了,笑我是个“馋嘴猫”。直到打了一个饱嗝,我才依依不舍地离开了饭桌。

端午话粽子端午节的风俗是吃粽子、赛龙舟、扎艾草、喝雄黄酒??我呀,最喜欢吃粽子啦!

粽子的形状各式各样:有三角形的、有长方形的、还有一种粽子叫迷你粽。迷你粽小巧玲珑的非常可爱,粽子的叶子碧绿碧绿的、细细长长的、尾部尖尖的、就像绿色的丝带,又像花朵散发着阵阵清香。我的奶奶包粽子可真有一手啊!她先把几片粽叶灵巧的围成一个漏斗形,然后向里面塞上糯米,接着向变戏法似的裹了几道,最后把线扎好,呀!一只香喷喷的粽子就包好了。我左看右看真想咬一口,粽子的馅可丰富了,有豆沙的、有肉的、还有香肠的呢!我最喜欢吃豆沙的,因为它非常甜。

过端午节真快乐,我希望天天都是端午节。

端午节的日记13

今天是农历五月初五,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佳节——端午节。这一天,全国各地都会举行各种各样的庆祝活动。

听妈妈说,端午节的由来还有一个故事呢。据说,是为了纪念古代楚国大忠臣屈原的。他是投江而死的,当地的居民都赶来营救,捞了半天也没捞到,大家就把粽子投下去喂鱼,渐渐地就成了风俗。端午节也有了吃粽子、赛龙舟的习俗。

我们这里也有习俗就是吃粽子、挂艾草、贴葫芦。今年的端午节,我和妈妈在大门上贴上了做工精美的葫芦,挂上了艾草,听说这样是可以驱邪的。

今天的美食就是吃粽子了。奶奶要包粽子了,我连忙过去观看,还迫不及待地要帮忙。以前,我看到的粽子有两种,一种是竹叶做的,另一种是竹筒的。粽子馅也是多种多样的,有红枣的、豆沙的、水果的、肉馅的,这些馅都是粘粘的,吃在嘴里又香又甜,非常好吃。

奶奶今天准备的是红枣和豆沙馅的,都是我爱吃的。奶奶先把竹叶卷成一个圆锥形,然后把泡好的红枣或者豆沙馅放进去,再放点米,接着就把竹叶包起来,然后用线把粽子捆好,这样连续包了很多个。我也学着包,鼓捣了半天才包了一个,虽然样子很难看,但是心想,一会儿就会吃到自己亲手包的粽子,心里别提多高兴啦!

粽子包好了,奶奶拿来锅,加了半锅水,就把粽子放到锅里煮起来。粽子煮了半个小时,停火后又闷了半个小时,香喷喷的、热腾腾的粽子终于出锅了。妈妈还精心准备了一桌丰盛的饭菜。吃饭了,全家人围坐在餐桌上,吃着这香甜可口的粽子,每个人脸上都绽放着快乐的笑容。

今年的端午节,我觉得非常高兴,不仅懂得了端午节的来历,还学会了包粽子,吃到了香甜可口的粽子。

端午节的日记14

今天是端午节,妈妈、舅舅、舅妈、飞飞和我一起去康店的伊洛河划船。舅舅使劲地蹬脚踏板,船就飞快的向前跑。我看见了也想蹬,可是我的腿太短了,坐在座位上根本够不着脚踏板。于是我就站起来一只脚蹬。后来又双手扶着船的两边,双脚一起蹬,我和舅舅都很累。可是船走的还是很慢很慢。妈妈笑着说:“你站在上面,舅舅还得带你一起蹬,肯定非常慢。”我赶紧跳了下来,让妈妈和舅舅一起蹬。

忽然,飞飞看到一位叔叔手里拿了一根很长的棍子在划船,飞飞很想要。我们发现河中央有一棵歪歪的小柳树,我们蹬着船很快就来到树边。妈妈离树最近,一伸手就折了一根树枝,转身递给了飞飞,扭头再想给我折一根的时候,发现风已经把我们的船吹得离柳树很远了,然后舅舅说:“我们再划过去折吧!”可是我们划着船围着柳树转了三圈才靠近柳树,舅妈就赶紧折了一根递给了我。

这时,我们远远地看见船上的叔叔好像在看虾篓里的鱼和虾,舅妈提议:“我们过去看看。”于是舅舅就加大马力向那位叔叔的船行驶。很快我们到叔叔的船边了,妈妈问:“有没有鱼呀?”叔叔拿起桶里的鱼让我们看了看,还说:“我送你们一只螃蟹吧?”说着拿起一只螃蟹向我们扔了过来,我们吓得都往后仰,“当”的一声螃蟹落入了我们的船里。我们低头找,发现舅舅的脚下趴着一只小螃蟹。飞飞刚想去抓那只小螃蟹,“刷”的一下螃蟹举起了两只锋利的可怕的大钳子,我们拿着手里的柳枝放到夹子里,可是夹不紧,老是掉。舅妈从包里拿出一张卡,放到它的大钳子里,当他夹住得时候,我们赶紧把他提到中间的方形桌子上,开始和小螃蟹玩了。我们玩小螃蟹就玩了一个小时。

十二点了,我们从船上下来了,走了一会,妈妈发现了一片的薄荷,就赶紧叫我来看,因为我很早就问过妈妈薄荷长什么样,什么味道,今天终于认识他了。

今天玩得真开心呀!舅舅开船开的真好呀!

端午节的日记15

今天,我终于迎来了我期盼已久的节日————端午节中午,我抓起一个粽子就吃。哇,香味扑鼻。我吃到的粽子的馅有:肉,糯米,板栗,香菇,绿豆和花生。我吃着吃着,忽然又想,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呢?于是,我便去查,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终于知道了。。据说,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是为了纪念我国伟大诗人屈原,也正是因为如此,解放后曾把端午节定为“诗人节”。屈平(约公元前399年—约公元前278年)字原,通常称为屈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汉族,战国末期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屈原虽忠事楚怀王,但却屡遭排挤,怀王死后又因顷囊王听信谗言而被流放,最终投汨罗江而死。屈原是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也是我国已知最早的著名诗人,世界文化名人。他创立了“楚辞”这种文体,也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代表作品有等。在我国历史上,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的说法已经有1500多年的历史了。。

相传,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一直行至洞庭湖,始终不见屈原的尸体。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当人们得知是为了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端午节真是有趣呀!

《端午节的日记(集锦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