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体裁作文 话题作文 字数作文 作文素材

过小年日记

时间:2025-04-11 11:15:09
过小年日记13篇

过小年日记13篇

一天即将过去了,一定会有值得记录的想法吧,这时候,最关键的日记怎么能落下。在写之前,要先考虑好内容和结构喔!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过小年日记,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过小年日记1

今天是腊月二十三,小年,我一大早就起床了,因为到了祭祀的日子了。

吃完早饭,姥姥领着我上街买麻糖去了。在回家的路上,我看见路人都有一袋麻糖在手里。我问姥姥:“为什么要吃麻糖呢?”姥姥告诉我,是用来祭灶的。“是不是灶王爷?”我迫不及待地问。奶奶笑着告诉我,是的。

回到家中姥姥让我们一家人围坐在餐桌旁,给我们讲起了祭灶的故事。

从前有个人,他做灶的技艺十分高超,人们称特为灶王。有一天,灶王突然病倒了。他的弟弟便想和父母分家。后来弟弟知道错了,向父母承认了错误,并把哥哥的画像贴在门口。有一天玉皇大帝把灶王的魂魄带上天去,并封他为灶王爷。

于是,灶王爷每年到了腊月二十三,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告每家人的行为与品德。人们每年这一天,都要祭奠灶王爷让他上天后在玉帝面前说些好话,来年有个好收成。

听完故事,我才知道了过小年的含义是祭奠灶王爷。于是,我们怀着一颗对灶王祭奠的心,把麻糖放在了他的排位前……

到了夜晚,我听见楼下传来一震耳欲聋的鞭炮声。这如同雷鸣般的炮声,又使我联想起了灶王爷。

也许是出于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吧!我相信,在这个愉悦的生活环境中,人们会继续把洋溢着喜庆气氛的节日色彩传给下一代。让他们生活在拥有丰富的知识,与饱含着梦想的想象力之中。

过小年日记2

腊月二十三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小年。

晚上吃完晚饭后,我们开始辞灶。妈妈拿来两个干净的盘子,里面放满了辞灶用的供品。有杏仁、牛皮糖、水果等,每一样都非常精致。老爸端来了一碗米、一碗水,拿来香,把香插进米里。老爸说,糖是给灶王爷吃的,吃了之后嘴会甜,就会在玉皇大帝那里多说我们家里的好事;米和水是为灶王爷的马准备的,好让马吃了有力气带灶王爷上天。我这才知道,准备这些东西都是有说法的。然后,老爸拿来纸钱,烧掉之后,老爸、妈妈轮流磕了头,妈妈还一边说着“上天言好事,回宅降吉祥”。我也学着妈妈的样子虔诚地磕了几个头,心里想着希望我们的愿望能够实现。

周围邻居家辞灶的鞭炮声噼噼啪啪地响个不停,非常热闹。我家没买鞭炮。老爸提议:“我们放没有危险的烟花吧!”“好的。”我一边高兴地回答,一边拿出了老爸从上海给我买得奇幻玩具灯。提前做好分工:老爸点火,妈妈配音,我来照出各种各样的灯火图案。只听点火!嗤——,碰!美丽的烟花不停地变化着,有的像星星一样在闪烁,有的像小毛虫一样在蠕动,有的像美丽的彩带在飘舞,漂亮极了!我们又连续放了好多“烟花”,都那么壮观。

在这一天,我做了许多有趣的事,让我懂得了更多的我国的传统文化知识。

  过小年日记3

今天是一个特殊的日子,阳历2月4日,没有什么不一样,可农厉是廿三,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小年了,打开日历,往后数九天,春节就来的。

小年已到,年味就渐渐的浓了,夜晚,走在大街上,道路两旁的绿化带上,早已挂上了美丽的灯。太阳一下山,灯就亮起来了,五颜六色的灯照亮马路,如同白昼。晚上看灯,一定要去中心广场,中心广场来赏灯的人虽然很多,但你总可以找到一片清静的地方,去看一看平时看不到的风景。

今天上午,我和父母去超市买了点东西。其中就包括一个不可缺少的东西——灶糖,那为什么要吃灶糖?吃灶搪是民间每每年小年为喜庆春节拉开了序幕习俗之一,寓意灶王爷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是劳动人民的一种美好愿望。

买完东西,一家人也停不下来了,接着就是大扫除了,这也是小年的一个习俗——扫尘,家家户户这天都要打扫环境,清理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酒扫六阁院,掸拂尘垢蛛网,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迎新春的气氛。扫尘为的是除旧迎新,拨除不祥。过了小年,春节只剩下六、七天了,过年的准备工作显得更加热烈了。

南北方小年的时间也有差异北方地区腊月二十三是小年,而南方腊月二十四是小年,但不论是南方还是北方,寓意都还是一样的。

小年已至,年味渐浓,愿新年更好。

过小年日记4

今天是农历腊月廿三,是过小年、祭灶神的日子,这一天灶王爷要返回天庭汇报民情。

灶王爷是玉皇大帝派下凡间掌管人间头等大事——吃喝的,俗话说:天大地大吃饭最大,所以灶王爷是一位很重要的神仙,被人们尊称为“一家之主”,他还负责保佑平安、观察民情。到了年末,他就要把人们一年的工作、生活、表现向玉皇大帝祥细汇报,诉说这家的悲欢离合,让玉帝决定来年对人们进行赏罚。

民间流传着许多关于祭灶的民谣和谚语,如:“廿三祭灶官、廿四扫房子、廿五做豆腐、廿六蒸馒头、廿七杀只鸡、廿八杀只鸭、廿九喝喜酒、三十包饺子”。灶王爷会“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祭灶祭灶,全家都到”,在祭灶时,全家要团聚。在祭灶时每个人都要吃一颗芝麻糖,预示下一年甜甜蜜蜜,还要把糖煮化摸在灶神的嘴上,这样他就会为我们多言好话,下一年我们将大富大贵、平平安安。

瞧!夜幕降临,在爆竹声中祭灶的活动慢慢拉开了序幕,老爸先把旧的灶神像揭下来,虔诚的用火焚烧,送灶王爷升到天庭。又把新灶神像粘在神位处,给灶王准备好下一年的新衣。老爸又把糖饼、芝麻糖等早已预备的供品供上,烧了三柱香,我们每个人都默默的许下了自己的愿望,然后,每人吃一根芝麻糖。甜甜的芝麻糖吃进嘴里,芝麻的香味和糖的甜味直沁肺腑,从嘴里甜到了心里……

今年的小年过的甜甜蜜蜜、快快乐乐,明年我家肯定会红红火火。

过小年日记5

今天是小年,其实每年听到妹妹银铃般的笑声出现在我家门口时,我知道我们小年的活动又要开始了。每年过小年,妹妹,还有哥哥姐姐都会被大人们送到我家里过小年,我们四个小孩可以在我家尽情的玩儿,不会受到大人们的限制。

“哥哥,今天我们放花炮吗?”我那可爱的傻妹妹用她稚嫩的声音在问我,我的哥哥姐姐则在旁边哈哈大笑,笑完了,姐姐会牵着妹妹的.手,哥哥和我则跑去阳台上搬出大人们为我们准备好的花炮,让我们家最小的妹妹看看我们小年可以玩的花炮有多少。

不过我们大白天的时候不玩花炮,我们会在屋里里玩一些别的。我们最爱玩的就是角色扮演了!我们会各自选择一个角色来扮演,不用顾忌我扮演的角色和其他人扮演的角色是不是一部影视剧里面的角色,只需要各自扮演各自想扮演的就好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发现我们各自扮演的角色产生了时空的互动,像我扮演的孙悟空就和哥哥扮演的蜘蛛侠以及姐姐扮演的白雪公子产生了联系,最搞笑的部分应该算是妹妹的扮演,因为她还太小,不会说那些角色的台词,她总是扮演着一条从树上掉落的毛毛虫,被我们每一个人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踢到。……此处隐藏1643个字……奶做口袋什么的?奶奶说:“这口袋呀,是让灶王爷去玉皇大帝那儿为我们要粮食的。”“噢,原来是这样啊!”奶奶又拿来一些香纸,准备跟口袋一起烧了,妈妈问:“这么早啊!”“辞灶辞得早,年年过得好!”奶奶这样回答。烧香的时候,妈妈出了一个大笑话,她说:“怎么在厨房里烧,不是应该在院子里吗?”“灶王爷还能跳到院子里?辞灶辞灶,灶是在厨房里的。”一屋子的人全笑了。晚饭是饺子,饺子出锅啦!为了表示对灶王爷的虔诚,奶奶先给灶王爷盛好了一盘,端面到天井里贡了贡,然后我们才开始吃的。我只吃了站个就饱了,奶奶看我吃得这么少,就说:“高源,你吃得太少了,这样的话,灶王爷不给你粮食了,你太浪费了。”听奶奶这么说,我只好又多吃了好几个,吃得好撑呀!

对了,爷爷还告诉我:对一家人来说,灶王爷跟玉皇大帝的汇报很关键,所以在灶王爷程归天的时候一定要虔诚,多说吉利话。这就是我们老家过小年的一些风俗习惯。

——朋友们,回老家过小年啦!看看老家的辞灶囊过?

过小年日记10

今天是小年,我们一家人去乡下奶奶家过。我大约睡到了9:30,被老爸老妈强行拖了起来,没办法,时间不等人,我只好不情愿地起床穿衣服。等我吃完早饭,已经是快十点半了,妈妈上午还有事,要下午才回乡下,于是我和老爸就先出发了。

因为是小年夜,路上车子还挺多的,高架上还发生了一起交通事故,影响了我们的速度,到达乡下时,大家已经准备要去吃饭了。我还带了一个小包包呢,里面装着我心爱的毽子与电脑,大家都说我好神气。

这次的吃饭地点与前几次不同,以前都是往东走,在大桥旁边的浦东大酒店吃的,这次却是往西走,在一家比较远的小饭馆吃的,好像叫兴隆饭店。虽然饭馆小了一点,但饭菜的味道还是不错的,比较合我胃口。饭吃到一半,我嫌鞋子不好看,缠着妈妈再给我去买一双,最后是我和大姑妈去的。

我们来到了黄埭街上的一家鞋店,里面有好多好多漂亮的靴子,分为高跟和平跟两类,我直径走到平跟鞋区,开始精心挑选我心爱的鞋子。可是我和大姑妈看中了好几双鞋子都没有我的尺码,不是不好看,就是卖光了,最后我们就只好买了一双黄色的靴子,样式挺好看的,就是颜色太怪了。鞋子还挺贵的,原价我忘记了,只知道打了5.5折还要109元,估计本来差不多要两百块呢。

等买好鞋子,我就来到了姐姐家玩,哥哥、姐姐都在。一个下午我就不停在玩,一会儿看看电视,一会儿玩玩平板电脑,一会儿玩玩液晶电脑,一会玩玩P.S.P。不知不觉中,就到了吃晚饭的时间,我们收拾好东西就到前面去吃饭了。

晚上我就住在了乡下,爸爸妈妈都去活动了,没人管我也只好这样,反正我明天还要下来呢!

过小年日记11

我的老家春节是从小年即腊月二十三那天祭灶揭开序幕的。正如儿歌里面唱的:“二十三,祭罢灶,小孩拍手哈哈笑。再过五,六天,大年就来到。”这反映了孩子们盼望过年的心情。

我奶奶说,腊月二十三天黑以后,灶王爷要上天向玉帝汇报一年的工作。谁人好吃懒做,谁家妯娌不和,哪个不孝老人,何人做坏事等要一一汇报,腊月三十早晨再回到人间,就要按玉帝的旨意世人奖罚惩处。所以老百姓对灶王爷爷毕恭毕敬,悉心供奉。

23一大早,奶奶就起来忙活。先在厨房摆上供桌,在供桌后面的墙上贴上早已买好的灶王像,然后贴上对联上联“上天言好事”,下联“下界保平安”,横批“一家之主”。供桌上有糖瓜,酒菜,香火,旁边有的还扎纸马和干草。我问奶奶,纸马和干草干吗用。奶奶说,马是灶王爷的坐骑,要让马吃饱喝足才能上天。我笑着说,以后扎个飞机,飞机比马快,奶奶听了哈哈大笑。过一会奶奶回头对大家说,今天只说吉利话。

天快黑的时候,奶奶把一家人叫到到灶房,先端上一碗热腾腾的饺子,然后向设在灶壁上的灶王爷敬香敬酒,奶奶还念念有词。然后将纸马和喂牲口的草料以及灶王爷的画像对联等拿到院子里,一同烧掉,还有香、纸。做完这些以后,全家人按老幼分别磕三个响头,然后回屋吃饭。饭前,奶奶还要把一块块切好的糖瓜分给大伙,晚饭的主食自然也是水饺,由此我也明白了我们当地为什么家人出门要吃饺子了。

说实话,对于老家的这些风俗习惯,我也是似懂非懂,但不知为何,我从没把他往迷信上归纳,也从没觉得反感。

过小年日记12

每年腊月二十三,是我们的传统小年。小时候经常问爷爷小年是什么年,爷爷就会乐呵呵的告诉我说小年是小孩子过的年。

我老家有个传说,说:昨天是“灶王爷”上天去汇报一年的事情。为了让“灶王爷”只言好事,我们老家这一天要吃饺子和玉米糖。因为饺子需要包,就等于把“灶王爷”的嘴封上,只让他上天说好事不说坏事。吃玉米糖是因为想让他嘴变得甜一点,其实还是让他说好事。

今天我和妈妈上超市去买包饺子的面和包饺子的馅。我们买了角瓜和鸡蛋,因为我要吃素馅的。最后还买了一袋面粉。

回到家,我妈妈把面和好了,又把面用刀切一小块一小块的让我按面饼。我一按,好软啊!于是我问妈妈:“为什么面这么软?”“记住,软面饺子,硬面条。饺子的面就是要和得软一点。”妈妈说。我按完了面饼,妈妈又把面饼擀了擀,面饼变得薄薄的,然后妈妈教我包饺子。因为我第一次包饺子,所以妈妈让我少放点馅,然后把面皮中间对折捏好,再把面皮其它部位捏紧,不要露馅,一个饺子就完成了。我包的几个都是“瘦瘦长长”的,而妈妈包的全是是短短胖胖的。我问妈妈:“为什么我包的又瘦又长,没你包的好看?”“每个人不是天生就会干什么事情而且能干好的,你多包几次就包的漂亮了。”。

包完饺子,我们拿去煮。“开饭喽!”妈妈说。我们把饺子端上来,吃了起来。味道真的不错哦!尤其是我包的,我感觉更“好吃”啊!

今天的小年真是好快乐!

过小年日记13

今天是小年,爸爸从学校接我回来去上写作课,我兴奋的走时了教室。

我坐下的时候,心想:“今天老师发灶糖,真开心。”上课了,教师给我们讲了小年的来历,传说小年,即每年农历腊月廿三或廿四,是祭祀灶王爷的节日。它是整个春节庆祝活动的开始和伏笔,其主要活动有两项:扫年和祭灶。除此之外,还有吃灶糖的习俗,祭灶,是一项在我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人们称这尊神为“司命菩萨”或“灶君司命”,传说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灶王龛大都设在灶房的北面或东面,中间供上灶王爷的神像。没有灶王龛的人家,也有将神像直接贴在墙上的。

有的神像只画灶王爷一人,有的则有男女两人,女神被称为“灶王奶奶”。这大概是模仿人间夫妇的形象。灶王爷像上大都还印有这一年的日历,上书“东厨司命主”、“人间监察神”、“一家之主”等文字,以表明灶神的地位。两旁贴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对联,以保佑全家老小的平安。玉皇大帝根据灶王爷的汇报,再将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的命运交于灶王爷之手。因此,对一家人来说,灶王爷的汇报实在具有重大利害关系。有的地方,还将糖涂在灶王爷嘴的四周,边涂边说:“好话多说,不好话别说。”这是用糖塞住灶王爷的嘴,让他别说坏话。

《过小年日记13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