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体裁作文 话题作文 字数作文 作文素材

散文作文

时间:2024-12-14 10:13:13
实用的散文作文汇编九篇

实用的散文作文汇编九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是一种言语活动,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创造性。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作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散文作文9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散文作文 篇1

孩子写作文是一件头痛的事情,常常不着边际的胡抹乱涂一番了事,就连我这样低水平的人都看不过去更不要说是老师了,为了孩子写作文这事,孩子的妈妈可没少被老师“邀请”去“作客”,害得孩子的妈妈都不好意思,最怕接老师的电话,可家长又有几个敢不接老师电话的?后来只要我在家,凡属是老师的来电孩子妈一律全推给我接,没办法,妻子是我的“上帝”,儿子是家里的“皇帝”,老师又是“上帝”的“上帝”,“皇帝”的恩师,有此“幸事”,咱敢“推辞”!

受此“眷顾”三五此,我也是实在愧疚,心有怀疑是不是孩子写作有问题?于是我下决心,一定要好好的与孩子沟通,找找毛病在哪里。

去年单位不是很忙,下班我便赶紧回家,辅导孩子学习。有一天回到家里,看到孩子双手托着腮撑在书桌上,一支笔含在嘴里,呆呆的不知道在想什么东西。我有些奇怪,径直走过去,看他在搞啥子,我走到他面前一看,原来是又是卡在作文这里,他不知道怎么下笔!

其实孩子成绩不差,数学棒棒的,语文唯一的不好就是作文写不好,不知道怎么写,基础知识,拼音、造句、词语、阅读都是蛮好的,作文对他是一个老大难,越不过去的坎,究竟要怎样打开他写作的大门,我得深思。

我拿起孩子的卷子,轻轻的放到一旁,抽棵登子挨着他坐下去,向孩子打开话题。“鑫,你对作文是怎么想的?”我问。“我没怎么想,就是觉得作文很烦很讨厌。”儿子回答我。原来儿子是觉得烦和讨厌我心里大概有了一点眉目。我接着说:“你觉得作文烦和讨厌在什么地方呢?能告诉我吗?”“反正就是烦、讨厌,记叙文、散文、议论文、游记、心得、读后感、说明文……分一大堆,让人难理解,啰里啰嗦的还麻烦。”原来是这样,我在想症结在这里。可是我该怎样给他释怀呢?我在思考。

正在想,孩子的母亲回来了,开始做饭了,有了。我拿孩子母亲做饭说事。“儿子,妈妈做的饭菜好吃吗?”我问。儿子答:“还不错,可以的。”“那你能不能看妈妈是怎么做饭菜的吗?”“当然可以啦。”“那你能把妈妈做饭菜的过程写出来呢?”“这有何难,不就是按她做饭菜的顺序写下来嘛。”“那你能不能围绕妈妈做饭菜的事再补充些别人做的方法加以发挥呢?”“可以的啊。”“你还能不能把妈妈做饭菜的方法说道说道呢?”“这又不是什么困难的事。”这是我和儿子的对答,机会来了,我便告诉儿子,其实作文很简单,也不是什么烦、啰里啰嗦的,刚刚你把妈妈做饭菜的事记下来,这就是记叙文。你把妈妈做饭菜加补充再发挥就成了散文。你把妈妈做饭菜的事用来说道说道就成了议论文……

儿子是否明白了什么,如有所唔的点了点头,我乘胜追击,再告诉他你把外出游玩的地方按顺序记录下来其实就是游记,把你读的书在阅读后按自己的想法写出来就是读后感……如此推进,慢慢的把孩子的话匣子打开了,脑也灵活了,思路也开了,越说他越兴奋,甚至滔滔不绝,孩子本来基础知识就不差,这一发掘出来,便开通了。我再告戒他,要写出一篇好的文章,光靠这些还不够,一定要认真观察,用心思考,仔细阅读,多读课外书,积累好词好句,吸取精华,这样才行。接下来孩子重新拿起卷子,重读题目,组织题材,顺畅的完成了作文,在后来老师批改后发下卷子,我还特意找他拿给我看看,还不错,老师这次给评了一个“良”,这是进步,我鼓励他继续努力,要他一定要相信自己。

为了不让孩子松懈,那一个月的时间我有意无意的总爱陪着孩子做作业,看他写作文。为了孩子写作有题材,给孩子选了一些适合他阅读的书送给他,周末带他出去游玩,同他探讨所见所闻,回来再让他写一写、练一练,从此以后再也没有接到老师的电话“邀请。”,现在孩子放学回来做作业,再也没有托腮发呆,一气哈成的完成,听他说现在他写的作文还是老师在班上拿来读给同学们听的范文,他脸上洋溢着自信,看着他信心满满的,我也高兴。

散文作文 篇2

我回过头去,看见你站在记忆中,对我微笑。我们曾经一起走过的青葱岁月,我都还记得。

仿佛是前世的约定,两颗年轻的心在那个青春的夏季相遇、相识、相知,与生俱来的默契,让我们仿若双生花,盛开在曼妙年岁。

你说你最爱海棠,因为你的名字就是她。

还记得我们一起去看海棠花,满院错落有致的海棠,如花海。我们站在树下,抬头是一片海棠花织成的红色天穹,阳光从密密的海棠花的罅隙中射下,如梦如幻。你抬头兴奋地看着花,侧影像海棠花一样动人。

海棠花宛若从古代诗词中走来的闺阁女子,一笑倾城,再笑倾国。记得你说过,海棠无香。的确是这样,没有蜜蜂蝴蝶,海棠开得很安静。

我躺在树下休息,不由地就想起了你,想起了我们一起走过的岁月。无论是我生病时你泡的一杯热茶,还是我失落时你温暖的鼓励,还是开心时我们的欢声笑语,还是难过时的互相安慰,这些点点滴滴都永远镌刻在我的脑海中,无法磨灭。

那时突然觉得你就是海棠花,内敛,沉静,你为我所做的一切都是那样默默的,毫不声张,理所当然的样子。就像这海棠花,尽管开了满树娇嫩的花朵,却不张扬,依旧安静地固守一份淡泊。

临别前你送我的那盆海棠,如今开得很盛,像你的笑颜。想起你对我说:“你不要嫌弃它没有香味!”你眨着明亮的眸子,一脸笑意。你不知道,我早就不在乎海棠没有香味了。“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我想,海棠是有香的,只是莫轻吐罢了。

就像你,平凡朴实如海棠花,内敛低调,却让我踏过一段铺满海棠的道路。

你带着海棠般的清新和宁静走进了我的生命里,如今虽然你已走出我的生命,却留下了一段海棠花般红润的岁月。纵然你已远去,纵然我们一起走过的路成了过往,我依然能够感受到,你还站在我的记忆中,扬起你的笑脸,身后开满了一树无香的海棠。

我回过头去,看见你在我的记忆里撒下一路海棠,那是我们一起走过的美好时光。

散文作文 篇3

杯从学校图书馆借回《 冰心散文集》,当时看了看,并没有什么特别.瞧,薄薄的一本,拿在手上也不觉得有什么沉重;泛黄的书页透着一股淡淡的封尘了一段时间的味道…… 曾记得,语文老师说过:散文,形散神聚.所以,我就不由自主地把冰心散文借了回来,大概就想体会一下那种"形散神不散"的散文的滋味吧…… 打开这本散文,大略地看了一下,除了发现冰心写作爱用"呵"(如:母亲呵;月亮呵;大海呵……)字外,并没有给我留下多大印象.突然想到了不知道什么时候学的"煮书"的方法,就是把书读懂,读透……于是,再次拿起这本仿佛蕴涵无穷知识的书,一字一句耐着性子看了下去…… 在书的封面上,冰心说:散文可以写得铿锵得像诗,雄浑得像军歌,生动曲折得像小说,活 ……此处隐藏5258个字……字里行间总是透出一股独特的'幽怨郁愤之气。其实他也曾做过鲁迅那样斗士般的文人,以满腔热忱毫不留情地一次次直戳时代、社会或人民的痛处,为的是大众听到这些呼喊与击打能有所反应、想法甚至行动。而从这本书中,我恰好看出他蕴含着的或激愤或淡然的复杂情感。从头读过,通篇带着闲寂恢诡的日式幽默与变革时代的批判思想,彼此从思想上似乎是对立的,读来却顺理成章。

倘若排除时代与社会因素,饮茶听雨、尝鲜品酒、谈鬼说蝇,不经意间天南海北的零七碎八已经被周作人摹了个遍。以掩藏于温吞之下的犀利目光扫视着埋藏在家常里短中的风花雪月,然后将其转换成袅袅婷婷的文字,宛若一叶随波荡漾的小舟,不紧不慢地掠过一处处山川草木,总要在某处有所停留,幽雅地打个怜惜而玩味的转儿,待吸够了香气、尝遍了滋味再悄然前行,于不经意回眸间又在某处风景留下一道浅而雅的痕。

这恐怕正是周作人前期的闲适杂感散文风格受到诸多好评的原因所在。从《初恋》中对“她”的“淡淡的一种恋慕”,到《喝茶》中“瓦屋纸窗下、可抵十年陈梦”的“清泉绿茶”;从《乌篷船》中充满旧江南风趣情味的明瓦乌篷船,到《谈酒》中感到喝酒之时“怀着‘杞天之虑’,生恐强硬的礼教反动之后将引起颓废的风气”,无不以怜惜品味的态度、丰润雍容的京派笔法雕琢着每一个本不腴润的平凡物事,从中提炼出庸人体会不到的不平凡来。

比起平和冲淡来,周作人的犀利浮躁之风格同样老辣痛肤,尤其在涉及封建礼教之愚昧、国民性格之丑恶及军阀统治之暴虐等方面,愈发激烈敏感,其思想深度也愈发深入骨髓。如《风纪之柔脆》一文中,看到报上“因有关风纪而查禁女孩入浴堂洗浴”的小新闻,即知封建道学者之变态堕落至于“非禁止女童入浴堂而不能维持这‘更嫩更脆,像骄养的小儿一样愈加怯弱下去’的风纪矣”,的确是“深可寒心乎哉”;又如《头发的名誉和程度》中,见到“因剪发女生投考者程度不佳”而不取剪发女生之大谬新闻更生发了“乌云覆顶则经书烂熟,青丝坠地而英算全忘乎”的痛怒感问……诸如此类,读来实在惊心震慑,让人心寒不已却无从反驳。

以比谁都清醒的状态看待当时黑暗的沉重,恐怕正是这样才造就了周作人内心幽怨郁愤的情感,反映在文字上就成了平淡与激越交织的独特风格。平和冲淡,老辣犀利———仿佛在地下贮藏了多年的陈酒,留在敏感味蕾上的是交织了辛辣的醇厚。这些文字就像反光强烈的镜子一直高悬墙面,以便那些自以为醉生梦死的人们随时随地从中映照出真实的自我。

散文作文 篇9

邻居爷爷名字叫成柱,记忆里是胖胖的身子,胖胖的脸,大大的眼睛只有,据说另外一只是小时候因为嘴馋,自己去掀正在火上蒸着的馒头锅,锅盖边滴出来的水进到了眼睛里,眼珠被烫流了,所以那只眼没有了眼珠,只有深陷的眼皮。也因为这个,几代的小孩可能都知道这位成柱爷爷,因为他的名字经常会响在孩子的耳边,母亲都会说,小心点,离锅远一点,烫到了就变成成柱爷爷的眼睛,眼珠流掉很痛很痛,还难看。所以锅里的包子馒头快熟的时候,我就远远的站在墙的一角,眼睛盯着那口大冒狼烟的锅,是迫不及待,也是把娘危言耸听的话,反复掂量,反复想象烫到眼珠流掉是怎样的疼痛,想到成柱爷爷。

成柱爷爷,在我最早记忆里是个小老头,堂屋偏房加起来好多间,房子多,地皮也多。除了很多房子占用的地皮 ,还有很大的一个枣树园子,还有庄基加枣园子前面的很大的一个苇子坑。小时候我还见过洗洗长长的苇子上顶着白色的苇须呢。

成柱爷爷有这么大家产,我的记忆力就他一个人,家里没有奶奶,更没有小孩子。稍微大一点的时候,娘跟我说,爷爷曾经有过一个老婆,可是后来不知咋的不跟他过日子就走了。

之前我曾经写过,成柱爷爷在我儿时记忆里,炒菜特别的香,吃起来也好吃。很多个爹娘下地晚归的傍晚都是在他家里吃的饭,有时候也会睡在我家没有的放在街门下的竹子床上,等娘回来再抱回去。

长大了,就很少去成柱爷爷家中,那些让我感觉很神圣的多多房子,也变得老去了,用土坯与泥巴堆起蓝转包边的房子也显得很旧很矮了。还有门也显得很小了。当然成柱爷爷也显得老多了。

成柱爷爷,总是乐呵呵的。多次听他在街头闲谈时对乡亲们说,他绝对不会像老李,老张想不开时喝农药,上吊死掉的,有啥过不去的坎,我这一只眼睛还没看够世界呢,成柱爷爷还说他娘给他算命过,能活到八十八呢。

可是成柱爷爷的死,却是很悲惨的,是很可怜的。

那一年我都上小学六年级了,那是一个刚进入秋但夏未退去的秋老虎天的日子里,听说那一边成柱爷爷七十七岁。几天没见成柱爷爷背着双手溜达街头了。听大人们说成柱爷爷生病了,可能是脑血栓,瘫痪了,不能出门了。

成柱爷爷的妹妹来看他,要送医院救治,可是早就定好的管爷爷养老送终的远方侄子不同意,说在家找个医生输几天液就好了,平时都没生病过,没什么大不了的。老妹妹毕竟也上了年纪,自己身体都不好,如果住进医院白天黑夜的侍奉也吃不消,所以就没坚持。

成柱爷爷虽然人不能走,可是不是肚子里的病,还是跟好的时候一样大碗吃饭。

老妹妹有事一走,轮到远方侄子照顾了。他们一家人也会每天买了吃的拎过去。出来的时候就把街门锁掉,说是怕家里没人丢了东西。

直到有一天,成柱爷爷家里有人吵架,人们才知道是怎么回事,原来爷爷家的门一锁,邻居都不好再进去看了。只有爷爷的那个相好的不放心,偷偷的从爷爷的破墙头爬了进去看看爷爷。

不巧被爷爷的侄子发现了,老太太在喂成柱爷爷吃饭,爷爷狼吞虎咽的吃着,还用不太清楚的话表示这几天根本就没吃过东西。侄子一见恼羞成怒,就骂老太太不要脸,这么大年纪了还不嫌害臊找野男人。。。。。

老太太也不示弱,说侄子心太黑了,为了早点得到遗产,居然要饿死这叔叔。

后来有人捎信给他的老妹妹,老妹妹来了,证明老太太说的是真的,那个远方侄子夫妻,每到吃饭的时候就会,拿着东西送过去,但是饭是放到桌子上的,身体不能动弹的爷爷,怎么能吃得到。屋子的角落里还有一只乘着倒了很多次的饭的塑料桶。

老妹妹喂了老哥哥一次饭,油条吃了三根,面条吃了一大碗。老妹妹又被侄子赶走了。

第二天成柱爷爷走了,永远的走了。

侄子说是添了新病突然没了。可是邻居们能猜出点什么了,他们说爷爷是几天没吃东西,一下子吃那么多撑死了。

不管怎么样,成柱爷爷离开这个世界了,还没活到八十八,今年是七十七岁呢?是算命先生瞎蒙呢?还是算错了?还是她的妈妈记错了?怎么就相差十一年的寿命呢?

这是一个孤寡老人的命运,这不是单一的例子,这是很多孤寡老人最终必须的结局。无奈呀,谁让他们没有妻儿老小呢?谁让他们不是为国立功的功臣呢?尽管多少老人不都是活活饿死,可是每个村子数数这样的孤寡老人有几个不是类似结局?

这仅仅是继承者的狠心不仁道吗?政府有没有真正的为这些最底层的弱势群体想个法子呢?

什么敬老院,老年幸福院盖了几年,住进去没有,住进去的又是什么样的人?

如此生命的结束,算不算谋杀,还是要冠冕堂皇的找个理由这是自生自灭呢?还是把责任推卸到当事人那里谁让你没出息没有生儿育女呢?

《实用的散文作文汇编九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