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用的六年级的作文300字集锦5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对作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一篇什么样的作文才能称之为优秀作文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六年级的作文300字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六年级的作文300字 篇1
生活中,你们一定最喜欢那些在舞台上放声歌唱的明星。然而,我最崇敬的,是普通的再普通不过的外公!
外公有着一张朴实的农民脸,一双长满老茧的手在山上挖了多少棵笋。外公从不打人,脸上总是挂着微笑,空闲时,他总会给我表演魔术。只见外公两手一挥,问:“你猜我的扑克牌去哪了?”外公示意我看看电风扇,神秘地说:“猜不到?呵呵,它躲到电视机后面了!“我半信半疑,快步跑到电视机旁,一张扑克牌好像向我招手,躺在桌子上。我一脸诧异,外公笑眯眯的,露出了他那焦黄的牙齿……
崇敬外公,是因为他还会解数学题!外公是退休教师,我经常打电话问他作业。电话里总会听见他沙哑的声音:“咳,这道题将单位“1”为……”外公耐心地一遍遍重复着解题思路,直到我听懂了。这时,我的脑海里总会浮现他欣慰的笑容……
五六年过去了,我和外公的联系也少了。可是,我常常看见他布满皱纹的脸在我梦里出现,想着他带给我的快乐。
我崇敬外公,因为他和蔼,因为他让人感到温暖。外公,他就是我心中那颗最亮的“星”!
六年级的作文300字 篇2
母爱是一团火焰,时刻给予儿女最温暖的爱。——题记
那年,我生了一场重病。
那时的我也就六七岁,便得了一场怪病,西药疗理根本不见成效,这时,可急坏了母亲。
母亲不知从哪里寻来了一剂药方,她便开始跑东跑西去各个药店买药材,回家亲自给我煎熬。这时的我,抑或靠着墙看电视,抑或小睡一会,带母亲熬好药后,把浓浓的母爱连同涩涩的中药,一同喝掉。
不知不觉中,我的病竟奇迹般地有了好转。
我高兴极了,坐在门口的小板凳上,看母亲给我熬最后一剂药。
炭火在母亲徐徐的煽动下,一明一暗,像是一对一对闪烁生光的眸子;而一缕一缕的药香啊,便是母亲温柔的眼波。这次,我才真正体会到母亲倾入在煎药中的爱,一次次重复,却从未厌烦。那里面,有她对女儿深深的爱啊。
那些煎药的小小细节,一个又一个扣动着我的心灵,母爱就是这样,只愿在最细微处给予儿女最温暖的爱。
阳光斜洒,照在身上,暖暖的。这一刻,阳光很美,母亲更美。
六年级的作文300字 篇3
来到西湖,我的脑子里只剩一个字:野。
西湖的水,是天然的美,是柔净的美。这种美,是一种恬静的美:碧绿清澈的湖水缓缓地、静静地、慢慢地流向远方。不像大海,变幻莫测、阴晴不定;不像瀑布,直上云霄、飞流而下。这种美,是一种洁净的美:水中并没有落叶和垃圾,几米深的水下还有各种鱼儿。它们不时地蹿出水面,像是在与船上的游客打招呼。这种美,是一种温柔的美:两岸栽着许多青翠的.树木,其中以柳树居多。和风微微抚过,柳树那一头飘逸的长发便随风飘起。湖中心的岛屿、对岸古色古香的青瓦房,这一幕仿佛让人走进了一幅美不胜收的画卷里。
西湖的小岛像一个淘气的野孩子,一会儿矗立在湖中心,一会儿依靠在岸边休息,一会儿堵在水流下方,挡住游客去路。它喜欢跟游客闹着玩,一会儿在远处静静眺望着游人,一会儿就跟在游客身边和他们一起欣赏西湖风光,一会儿抢在前面拦住大道,只为人们留下一条狭窄的小道。
在这样的山水间游览,我们也变得爱美起来。妇女们整了整头发和衣角,到船尾拍照去了。老人们像孩童似的趴在窗口上,观赏附近的山水。孩子们凑在一起,高声谈笑。
人们,在这山水间返璞归真了。
六年级的作文300字 篇4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我吟诵着唐代大诗人李白佳作。爷爷在一旁附和:“好诗!”说完,便走了出去。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我抬头一看,爷爷喜滋滋的手里提着一瓶酒,拿着高脚杯,呵!还是红酒,只见爷爷往高脚杯里倒酒,由于倒得太猛,酒瞬间充满了杯子,红红的酒液,配上高脚杯,单手提起高脚杯,爷爷细细地品上了一口,“好酒。”爷爷咂着嘴美滋滋地说。
我看到爷爷幸福的样子,便跑上去:“爷爷,这酒好喝吗?”爷爷说:“那还用说,诗人李白,喝一杯酒,就能写十几首诗。哇,这也太神奇了。”
趁爷爷去准备酒菜,我跑过去也细细地品了一口,哇,真苦,难喝死了,我吐了出来,嗓子像“喝”了中药似的。这时爷爷跑了过来,“小子,这酒好喝吗?”爷爷笑着问。“不好喝。”我低声回答。一溜烟又跑去背书了。“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这就是我童年的小插曲,可至今回味,仍然乐趣无穷。
六年级的作文300字 篇5
常常听到有些同学说,他们一见写作文就头痛,总觉得无话可说,不知道该写些什么。我又何尝不是呢?有时尽管能够勉强成篇,但总写得不生动,写不具体,浮光掠影。
但当我读多了作文书后,渐渐,我不再畏惧写作文。
中国有句老话:“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古人的经验在说明读书对写作有着很大影响。
读书也是要注意的。世界上的书,多如烟海。对我们来说,有些书虽好,但未必能读懂;有些书读了,却未必有益。我们要读适合我们年龄的书。
可是如果像我从前那样看书,那可就是大大的不对了。
以前我每次读书,看完就是。既看不到文章的精髓所在,也看不到文章的写作手法。这样看书,看了也等于白看,对于读书并没有任何效果。现在,我已经有了自己的读书方式了:每次先看一看书里写的大概内容,然后做一些笔记,提问题,反复的看,再解答;接着按照文章所表达的内容分段,写段意,最后写中心思想。
精读多了书,写作文时自然就会下笔如有神了。
同学们,这就是我看书与写作文之间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