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顾炎武的名言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知道一些经典的名言吧,名言蕴含着深邃的哲理,闪耀着理性的光辉,在议论文中既可作为论点,又可作为论据。什么样的名言才经典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顾炎武的名言,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顾炎武的名言11、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2、礼义廉耻,是谓四维。
3、生无一锥土,常有四海心。
4、故士大夫之无耻,是谓国耻。
5、人生富贵驹过隙,惟有荣名寿金石。
6、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
7、拯斯人于涂炭,为万世开太平,此吾辈之任也。仁以为己任,死而后已。
8、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
9、目击世趋,方知治乱之关必在人心风俗,而所以转移人心整顿风俗,则教化纪纲为不可缺矣。
10、文之不可绝于天地间者,曰明道也,纪政事也,察民隐也,乐道人之善也。若此者有益于天下,有益于将来,多一篇,多一篇之益矣。若夫怪力乱神之事,无稽之言,剿袭之说,谀佞之文,若此者,有损于己,无益于人,多一篇,多一篇之损矣。
11、丈夫志四方,有事先悬弧,焉能钧三江,终年守菰蒲。
12、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
13、天下无不可之风俗。
14、人之为学,不可自小,又不可自大。
15、官多则乱,将多则乱。
顾炎武的名言21、人之为学,不可自小,又不可自大。——顾炎武
2、拯斯人于涂炭,为万世开太平,此吾辈之任也。仁以为己任,死而后已。——顾炎武
3、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4、目击世趋,方知治乱之关必在人心风俗,而所以转移人心整顿风俗,则教化纪钢为不可缺矣。???——顾炎武
5、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顾炎武
6、人寰尚有遗民在,大节难随九鼎沦。——顾炎武
7、不受曰廉,不污曰洁。盖无廉则无新不取,无耻则无新不为。不廉其源皆生于无耻也。——顾炎武
8、官多则乱,将多则乱——顾炎武
9、必古人之所未及就,后世之所不可无,而后为之。当明末年,奋欲有所自树,而迄不得试,穷约以老。然忧天悯人之志,未尝少衰。事关民生国命者,必穷源溯本,讨论其所以。——顾炎武
10、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顾炎武
11、苍龙日暮还行雨,老树春深更着花。——顾炎武
12、故士大夫之无耻,是谓国耻。——顾炎武
13、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顾炎武
14、君子之学,死而后已。——顾炎武
15、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顾炎武
16、犯天下之不韪。——顾炎武
17、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顾炎武
18、老柏摇新翠,幽花茁晚春。——顾炎武
19、礼义廉耻,是谓四维。——顾炎武
20、生无一锥土,常有四海心。——顾炎武
顾炎武的名言3顾炎武(1613年—1682年),汉族,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人。平生学风严谨,学识渊博,著作甚多;在地理学、历史学、哲学、经学、音韵学等各方面都有重要成就。他注重经世致用,凡社会风俗,民生利弊,必亲历体察;于地理考证,不完全依赖文字记载,而重视实地调查。
著名思想家、史学家、语言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本名绛,字忠清;南都败后,因为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所以改名炎武,字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学者尊为亭林先生。明季诸生,青年时发愤为经世致用之学,并参加昆山抗清义军,败后漫游南北,曾十谒明陵,晚岁卒于曲沃。学问渊博,于国家典制、郡邑掌故、天文仪象、河漕、兵农及经史百家、音韵训诂之学,都有研究。晚年治经重考证,开清代朴学风气。其学以博学于文,行己有耻为主,合学与行、治学与经世为一。诗多伤时感事之作。
顾炎武的名言警句大全
1、 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 ——顾炎武 《日知录》
2、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
3、 以兴趣始,以毅力终。 ——顾炎武
4、 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 ——顾炎武 《精卫·万事有不平》
5、 苍龙日暮还行雨,老树春深更著花。 ——顾炎武
6、 生无一锥土,常有四海心。 ——顾炎武
7、 万事有不平,尔何空自苦。 ——顾炎武 《顾炎武诗选》
8、 松柏后凋于岁寒,鸡鸣不已于风雨。 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顾炎武 《日知录》
9、 人之为学,不可自小,又不可自大。 ——顾炎武
10、 文须有益于天下。 ——顾炎武 《日知录》
11、 人生富贵驹过隙,唯有荣名寿金石。 ——顾炎武
12、 官多则乱,将多则乱 ——顾炎武
13、 礼义廉耻,是谓四维。 ——顾炎武
14、 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辩?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 ;保天下者, 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顾炎武 《日知录》
15、 万事有不平,尔何空自空。长将一寸身,衔木到终古。我愿平东海,身沉志不改。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呜呼!君不见西山衔木众鸟多,鹊来燕去自成窠。 ——顾炎武 《精卫》
16、 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独学无友,则孤陋而难成;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顾炎武 《与友人书》
17、 丈夫志四方,有事先悬弧,焉能钧三江,终年守菰蒲。 ——顾炎武
18、 士大夫之无耻,是谓国耻。 ——顾炎武 《日知录·卷十七·廉耻》
19、 人生富贵驹过隙,惟有荣名寿金石。 ——顾炎武
20、 天下无不可之风俗 ——顾炎武
21、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辩?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保国者,其君其 臣、肉食者谋 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顾炎武 《日知录·正始》
顾炎武生于公元1613年7月15日,是苏州昆山人。顾炎武本名为绛,字为忠清。但是因为极为仰慕文天祥的学生王炎午的品格,从而改名为顾炎武,字为宁人,并且还自己署名为蒋佣山,而被读书人尊称为亭林先生。
顾炎武在年少之时就十分用工,在读书方面 ……此处隐藏1662个字……曰明道也,纪政事也,察民隐也,乐道人之善也。若此者有益于天下,有益于将来,多一篇,多一篇之益矣。若夫怪力乱神之事,无稽之言,剿袭之说,谀佞之文,若此者,有损于己,无益于人,多一篇,多一篇之损矣。
8、 生无一锥土,常有四海心。
9、 天下无不可之风俗。
10、 19、人生富贵驹过隙,惟有荣名寿金石。
11、 20、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
12、 21、拯斯人于涂炭,为万世开太平,此吾辈之任也。仁以为己任,死而后已。
13、 22、人生富贵驹过隙,唯有荣名寿金石。
14、 23、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
15、 24、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
16、 25、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
17、 26、生无一锥土,常有四海心。
18、 27、人之为学,不可自小,又不可自大。
19、 君子之学,死而后已。
20、 官多则乱,将多则乱。
21、 丈夫志四方,有事先悬弧,焉能钧三江,终年守菰蒲。
22、 人之为学,不可自小,又不可自大。
23、 天下无不可之风俗。
24、 官多则乱,将多则乱。
25、 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
26、 丈夫志四方,有事先悬弧,焉能钧三江,终年守菰蒲。
27、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的名言81、松柏后凋于岁寒,鸡鸣不已于风雨。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顾炎武《日知录》
2、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顾炎武《日知录》
3、以兴趣始,以毅力终。——顾炎武
4、人生富贵驹过隙,唯有荣名寿金石。——顾炎武
5、生无一锥土,常有四海心。——顾炎武
6、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顾炎武《精卫·万事有不平》
7、丈夫志四方,有事先悬弧,焉能钧三江,终年守菰蒲。——顾炎武
8、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辩?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顾炎武《日知录》
9、官多则乱,将多则乱——顾炎武
10、万事有不平,尔何空自空。长将一寸身,衔木到终古。我愿平东海,身沉志不改。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呜呼!君不见西山衔木众鸟多,鹊来燕去自成窠。——顾炎武《精卫》
11、万事有不平,尔何空自苦。——顾炎武《顾炎武诗选》
12、苍龙日暮还行雨,老树春深更著花。——顾炎武
13、文须有益于天下。——顾炎武《日知录》
14、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15、人之为学,不可自小,又不可自大。——顾炎武
16、人生富贵驹过隙,惟有荣名寿金石。——顾炎武
17、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辩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顾炎武《日知录·正始》
18、礼义廉耻,是谓四维。——顾炎武
19、士大夫之无耻,是谓国耻。——顾炎武《日知录·卷十七·廉耻》
20、天下无不可之风俗——顾炎武
21、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独学无友,则孤陋而难成;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顾炎武《与友人书》
顾炎武的名言91、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
2、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
3、人之为学,不可自小,又不可自大。
4、故士大夫之无耻,是谓国耻。
5、生无一锥土,常有四海心。
6、丈夫志四方,有事先悬弧,焉能钧三江,终年守菰蒲。
7、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
8、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9、人生富贵驹过隙,惟有荣名寿金石。
10、天下无不可之风俗。
11、官多则乱,将多则乱。
12、目击世趋,方知治乱之关必在人心风俗,而所以转移人心整顿风俗,则教化纪纲为不可缺矣。
13、文之不可绝于天地间者,曰明道也,纪政事也,察民隐也,乐道人之善也。若此者有益于天下,有益于将来,多一篇,多一篇之益矣。若夫怪力乱神之事,无稽之言,剿袭之说,谀佞之文,若此者,有损于己,无益于人,多一篇,多一篇之损矣。
14、礼义廉耻,是谓四维。
15、拯斯人于涂炭,为万世开太平,此吾辈之任也。仁以为己任,死而后已。
顾炎武的名言101、目击世趋,方知治乱之关必在人心风俗,而因此转移人心整顿风俗,则教化纪钢为不可缺矣。
2、故士大夫之无耻,是谓国耻。
3、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
4、礼义廉耻,是谓四维。
5、天下无不可之风俗
6、目击世趋,方知治乱之关必在人心风俗,而因此转移人心整顿风俗,则教化纪纲为不可缺矣。
7、文之不可绝于天地间者,曰明道也,纪政事也,察民隐也,乐道人之善也。若此者有益于天下,有益于将来,多一篇,多一篇之益矣。若夫怪力乱神之事,无稽之言,剿袭之说,谀佞之文,若此者,有损于己,无益于人,多一篇,多一篇之损矣。
8、生无一锥土,常有四海心。
9、天下无不可之风俗。
10、人生富贵驹过隙,惟有荣名寿金石。
11、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
12、拯斯人于涂炭,为万世开太平,此吾辈之任也。仁以为己任,死而后已。
13、人生富贵驹过隙,唯有荣名寿金石。
14、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
15、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
16、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
17、生无一锥土,常有四海心。
18、人之为学,不可自小,又不可自大。
19、君子之学,死而后已。
20、官多则乱,将多则乱。
21、丈夫志四方,有事先悬弧,焉能钧三江,终年守菰蒲。
22、人之为学,不可自小,又不可自大。
23、天下无不可之风俗。
24、官多则乱,将多则乱。
25、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
26、丈夫志四方,有事先悬弧,焉能钧三江,终年守菰蒲。
27、天下兴亡,匹夫有责。